第七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2 13:15
- 浏览量:
【概要描述】
工业硅行业资讯周报
第7期
四川纳毕硅基材料研究院
2022年3月25日
一、宏观篇
(一)经济发展
1、【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3月18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提出:为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电动汽车行驶条件温室气体碳减排评估方法标准预研。
2、【国常会:确定1.5万亿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2022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一是对所有行业小微企业和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二是对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起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三是再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工作。建议:集团工业板块企业加强退税政策的执行跟踪与申报办理。
3、【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3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公告明确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在政策执行安排上,财政部明确:
(1)优先支持小微企业,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在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2)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2022年年底前一次性退还制造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
(3)中央提供财力保障,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
4、【国家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规划明确: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提升到20%(到2035年,每5年占比提升5%),水电装机达到3.8亿KW、核电装机达到0.7亿KW。按国家发布的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48.5亿吨标煤和“十四五”期间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2.5%计算,202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在54.9亿吨标煤以内,按非化石供能占比20%、每KWH电力耗煤及水(4000)核(7500)风(2000)光(1200)电装机及利用小时数等参数换算,2025年,风光总装机(假设1:1),风光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4.942亿KW即可,截止2022年2月底,我国风电装机3.3亿KW,光电装机3.2亿KW。所以2022年2月至2025年12月,中国光伏装机最低增量要求为1.742亿KW(即174.2GW),换算年均新增装机量约为45.44GW。
规划除明确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与供应结构和继续重申煤炭的基础作用外,还就化石能源保供、节能改造、新增电力装机建设路径、存量煤电改造要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包括拓展分布式、智能化、风光水【煤】储等)、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等适应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要求的基础性重点领域进行了说明。
5、【国家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3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重点强调:推动多元化技术发展与安全控制,以示范试点项目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到2025年新型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能装机和配比充分发展。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该实施方案从储能技术发展与商业应用时间角度提示了:风光等非可控型绿色能源的更大规模建设应在2025年以后。
【国家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明确氢能是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终端用能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从规划内容可以看出: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二次能源,氢能利用面临核心技术创新、供应体系和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现阶段国家倡导以工业副产氢就近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交通领域应用等示范为主,在完善氢能产、储、运体系的同时,逐步丰富氢能应用生态,并通过探索最终实现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替代应用。
(二)要素管控
——暂无
(三)货币与资本
1、【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2%】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2%,比贷款平均增速高12.1个百分点。这是2021年银保监会制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2021年制造业金融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监管引领金融机构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提升专精特新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的直接体现。
2、【2022年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071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07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008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109亿元(合计111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3931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23亿元(合计3954亿元)。2月发行总量较1月 减少27.44%
3、【银行积极响应“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的政策基调】继金融委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后,国常会再次明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的信贷增长定调。目前,针对普惠金融、绿色信贷、专精特新等领域的贷款利率,已有银行表示“可免审批直降20个基点”;也有银行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发力,诸如例如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科创类贷款、‘一户一策’制定专属信贷服务方案、流动贷款和长期贷款搭配等
(四)环保与安全
1、【国家将严格控制涉及光气、氯气、氨气等有毒气体和爆炸物的建设项目】应急管理部印发《“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方案明确要求:涉及化工行业的省、市和重点化工园区制定完善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设区的市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严格控制涉及光气、氯气、氨气等有毒气体和爆炸物的建设项目。
二、中观篇
(一)行业供求
1、【光伏龙头晶科能源宣布扩产计划】继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公布投资扩产计划后,拥有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能的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晶科能源于3月18日公告两项投资计划
(1)公司与上饶市广信区人民政府于3月18日签订投资协议,晶科能源拟在上饶市广信区投建24GW高效光伏组件和10万吨光伏组件铝型材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该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8GW高效光伏组件;二期建设8GW高效光伏组件;三期建设8GW高效光伏组件和10万吨光伏组件铝型材。项目于2022年12月15日前投产,并于2023年6月15日前达产,项目二期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建设,三期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建设。
(2)公司与西宁市人民政府、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晶科能源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南川工业园区内规划投资建设30GW单晶拉棒光伏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一期计划建设年产20GW单晶拉棒生产线。2022年4月开始建设年产20GW 单晶拉棒生产线,2023-2024年按照市场需求适时推进建设年产10GW单晶拉棒生产线。一期20GW单晶拉棒项目预计投资约70亿元,二期10GW单晶拉棒项目预计投资约30亿元。
2、【合盛硅业鄯善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开工善】3月17日上午,合盛硅业鄯善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开工仪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复工开工仪式吐鲁番市分会场隆重举行。
3、【东方希望在宁夏的40万吨多晶硅、49万吨工业硅一期项目开工】2022年3月18日,东方希望集团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启动仪式在石嘴山市分会场举行。该项目是东方希望在宁夏打造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49万吨工业硅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项目原规划一期建设多晶硅25万吨,配套工业硅29万吨,并于2021年6月启动了环评等前期工作。本次开工项目为规划一期项目一阶段工程,规划建设年产12.5万吨多晶硅、14.5万吨工业硅以及10GW单晶、10GW切片、10GW电池、25GW组件等。
(二)技术经济
——暂无
(三)行业发展态势
1、【深交所发函质疑中来股份140亿硅料项目】针对中来股份公告投资140亿硅料项目,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函指出:硅料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40亿元,约占中来股份2020年度经审计公司总资产的144%。从中来股份2021年半年报及半年报问询函回复情况看,中来股份实际可自由支配资金仅为1.68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7.63%。
结合近来中来股份(300393.SZ)、特变电工(600089.SH)、上机数控(603185.SH)、江苏阳光(600220.SH)等纷纷公告拟投资硅料扩产项目,已有业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统计显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新进企业已经超过现有生产企业,扩建产能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产能过剩所导致的价格战,将可能使硅料行业重回“微利时代”,预计随着下半年硅料产能逐步释放,硅料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
2、【上周工业硅价格持稳运行】3月18日,硅业协会发布工业硅行情信息显示:上周在多晶硅小幅9连长和有机硅DMC约500元涨幅背景下,工业硅价格持稳运行,冶金级主流价格在21500-23600元/吨,化学级主流价格在24000-24600元/吨。导致价格持稳的原因比较复杂,从需求看,受制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调影响,有机硅单体和冶金硅厂家采购意愿不强,从供给看,工业硅厂家枯水期订单相对充足且目前原料价格普遍上涨,导致降价意愿不强。
3、【本周多晶硅价格持稳运行】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2-25.3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8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16%;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0-2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20%。造成多晶硅价格持稳运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包括通威、协鑫、新特、亚硅等在内的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而同期硅片现有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另包括中环、高景、双良、上机在内的新增硅片产能释放进度加快,因此硅料供应增量相对不足,同时在隆基等硅片龙头持续调高硅片价格支撑下,硅料价格依旧维持小幅涨势。
截止本周,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13家,轮线检修企业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运行。1-2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共计约10.43万吨,同比增长45.9%,1-2月份国内多晶硅进口量共计约1.51万吨,同比减少11.7%。
3月份国内企业检修及释放量不及预期等情况,叠加海外个别企业受物流及原料等因素影响,硅料整体供应增量仅为1000-2000吨,相对需求增量略有不足;
4月份国内个别一线大厂有为期两个月的检修计划,同时海外企业检修及物流尚未恢复正常,预计硅料月供应环比增量仍在1000-2000吨,但硅料需求增量预计在3000吨以上。因此预期,4月份在海外装机和国内分布式需求持续向好的前提下,硅片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硅料价格仍将以持稳走势为主。
4、【2022年中国单晶产能增长率有望超过68%】根据光伏见闻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单晶硅片产能354.5GW,市场份额占世界97%,受硅料价格高启影响,开工率仅为60%。2022年,中国单晶硅片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至597.5GW,增长达到68.5%。预计2023年中国单晶硅片产能可能达到717.5GW。目前中国单晶硅片企业在发展模式上游两类,,一类是以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协鑫等为代表的垂直一体化企业,一类则是以中环、高景、内蒙弘元、美科、宇泽等为代表的专业硅片企业。不管哪种模式,硅片企业在中近期市场需求远小于产能背景下,最终比拼的是硅片的性价比,可以预见单晶硅片行业将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
5、【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数据】国家能源局:截至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9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6、【兴发集团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28亿元投建有机硅下游应用等项目】兴发集团(600141)3月21日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亿元,用于新建2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技术改造项目、新建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7、【隆基股份签订442亿元两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协议】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硅料采购长协模式已成为光伏下游龙头企业普遍使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8、【国内分布式光伏投资成本有望下降至3.53元/W】在3月22日举行的600W+分布式应用白皮书线上发布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户用专委会副秘书长戴思源表示,2021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为3.74元/W,2022年预计下降至3.53元/W,通过高功率组件解决方案等措施,未来分布式系统成本有望持续降低。
9、 【中利集团拟投资210亿建设绿色低碳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利集团(002309)3月22日公告,全资子公司腾晖光伏与河北省阜平县政府及其财政局子公司众为新能源签署的《合作协议》,拟在5年内通过共同建设50亿元的5GW异质结电池、5GW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和210亿元的5GW“光伏+现代农业”发电项目,在阜平打造绿色低碳新能源产业基地。
10、【晶科能源2022年预计总出货量35吉瓦至40吉瓦之间】晶科能源公告: 受中国、亚太、欧洲、拉美和中东地区的需求增长推动,2022年第一季度预计总出货量在7.5吉瓦到8吉瓦之间,预计2022年全年总出货量(包含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在35吉瓦至40吉瓦之间。
11、【首航高科的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完成备案】首航高科3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首航风光氢能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取得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发展与改革局出具的“甘肃首航风光氢能有限责任公司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备案文件。
12、【江苏晶品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拟投资建设12GW高效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晶品新能源作为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光伏单晶硅片研发与生产的高新企业,3月22日上午,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人民政府签署12GW高效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分为两期实施:一期是6GW单晶拉棒项目,投资额约15亿元;二期是6GW单晶拉棒+硅片项目,投资额约20亿元,一期项目将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江苏晶品的硅基新材料技术是一项能够“点石成金”的技术,可以把鹅卵石“变”成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用于光伏发电的电池片。
13、【本周工业硅行情】3月25日,硅业分会发布本周工业硅市场总体格局为:成交清淡,价格小幅下行。其中,冶金级主流报价在21200-23600元/吨,下跌200-300元/吨;化学级价格主流报价在23600-24600元/吨,下跌500元/吨。
从下游主要应用市场的产品价格看,多晶硅价格延续涨势,单晶致密料价格24.58万元/吨,环比涨幅为0.20%;铝合金ADC12价格上涨100元/吨,主流报价22000元/吨;有机硅DMC价格下跌4000元/吨,主流报价31500元/吨。
本周工业硅行情主要受需求减弱影响。其中,有机硅价格持续下跌,制约了化学级工业硅需求;铝合金虽价格较为稳定,但受疫情影响,下游仍以刚需采购为主;国外需求良好,硅价与上周持平。
建议:在国内上半年经济上行压力较大和世界动荡因素增加、欧洲能源危机等背景下,海外工业硅供应链面临重构机会,结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和输出国,密切关注海外工业硅市场。
三、微观篇
(一)工艺与装备案例
——暂无
(二)经营与管理案例
——暂无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2022 四川纳毕硅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200844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 seo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