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2 12:54
- 浏览量:
【概要描述】
工业硅行业资讯周报
第4期
四川纳毕硅基材料研究院
2022年3月4日
一、宏观篇
(一)经济发展
1、【工信部:加大光伏、风机、节能电机等装备供给 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称:结合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需要,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加大光伏、风机、节能电机等装备供给。
2、【深改委: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
3、【《“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国家发改委通报:正在编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就可再生能源与煤炭利用明确了具体思路: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将统筹考虑资源禀赋、消纳能力、建设条件等因素,优化新能源发展区域布局,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力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煤炭利用方面,仍将根据《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继续把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列作国家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同时明确我国煤化工技术已经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但其定位主要为满足极端情况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可靠路径;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月制造业PMI 50.2%】2022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较2021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3至3.6个百分点之间;生产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5至1个百分点之间。从2月份PMI绝对值和分项指标表现看,2月制造业景气程度虽然较20922年1月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程度较弱且尚未恢复至2021年2月水平。
5、【商务部: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商务部发布信息显示:从2022年前两个月来看,外贸基本上实现了稳字当头,就是开门稳。“我们也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6、【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加大力度推进送出工程建设】国家能源局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建设,协调解决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再次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相关部署,积极推动基地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发挥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按月调度机制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推进送出工程建设。
从会议定调可以看出:目前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是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并要与送出能力和以火电为载体的电网调节能力建设并重,开发进度上实行月度计划管理。结合第一批沙漠、戈壁、荒漠风光项目总规模不足97GW,2022年建成规模不超过80GW来看,2022年风光装机大规模增长预期是存在压力的。
7、【2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1.3% 显示行业运行向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1.3%,较上月回升3个百分点,重回50%以上的扩张区间。从分项指标看,虽然新订单指数、业务量指数、收费价格指数及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但延伸业务量、设施利用率、收费价格、期末库存及业务活动预期等主要分项指数均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特别是延伸业务量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幅度较为显著。
从综合指数和各分项指标表现来看,总体反映库存回升,行业运行趋势向好,而个别下降分项指标,主要与春节假期有关。
8、【韩正:抓紧深化“双碳”重大问题研究 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韩正要求:
(1)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
(2)要充分认识“双碳”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紧深化“双碳”重大问题研究,形成可操作的政策举措。
(3)要研究构建推动“双碳”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电价形成机制,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从会议精神看:运动式节能降碳、让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节能降碳让路的过激做法将受到抑制。
9、【工信部密集摸底 酝酿稳工业新举措】近期,工信部召集重点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研判钢铁、石化、机械等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各行业难点痛点,加紧部署下阶段稳增长工作。下一步,工信部将从一批重点项目、出台针对中小企业订单不足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的支持政策,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并确保相关政策在一季度尽快落地。
因此,保经济平稳增长已成为2022年中国经济调控的头等大事,符合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的投资项目或企业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二)要素管控
1、【工信部:杜绝随意停限产等“一刀切”行为 全力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2022年在稳工业增长、保障初级产品供应、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和助推产业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府部门要着力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杜绝随意停限产等“一刀切”行为,切实保证行业稳增长。这一要求对2022年工业硅行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政策保障。
2、【国家统计局:加快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等改革任务取得新进展】国家统计局明确:结合党中央部署各领域各方面重点工作,将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碳排放统计核算、共同富裕统计监测、数字经济统计核算等重点领域推进改革。
这预示着:为实现十四五期末开展产品碳标示工作,已开始启动顶层设计工作。
(三)货币与资本
1、【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 宽信用货币政策进入验证期】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下行8BP,至2.6997%;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下行6BP,至3.2718%,下行态势明显。这与2022年宽信用货币政策定调有关。虽然我中央确定了“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总基调,但宽信用货币政策的具体力度和边界仍需结合一季度经济筑底情况及俄乌局势的全球影响逐步验证。
2、【为“专精特新”企业制定了专项融资方案】3月2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表示,工行特别注意按照国家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继续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可以预见: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理念,坚持走技术研发和产业实践道路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多的产业资源扶持
(四)环保与安全
——暂无
二、中观篇
(一)行业供求
1、【大全能源:预计2022年全年多晶硅产量12万-12.5万吨】大全能源公告,预计2022年全年多晶硅产量12万-12.5万吨。2021年年底,大全能源建成多晶硅设计产能10.5万吨,2022年1月内蒙大全仅完成30万吨工业硅和20万吨有机硅项目备案。因此,2022年大全能源多晶硅产能处于超负荷满产状态。
2、【新疆协鑫20万吨工业硅项目开工】2月23日,中冶天工集团发布消息显示:其承建的新疆协鑫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工业硅项目开工。该项目占地面积1236亩,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工业硅,一期10万吨工业硅工程内容为8×33000KVA矿热炉及其配套设施,包含硅粉制备车间、电炉车间、原料供配料系统、除尘系统、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厂区综合楼等主要生产设施和公辅生产设施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为新疆协鑫10万吨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项目投产运营提供丰富的原料支持。
3、【供需面双重利好 三氯氢硅市场价格大幅跳涨】市场监控数据显示:3月1日,国内三氯氢硅价格大幅跳涨,光伏级上涨6500元至25000元/吨,涨幅为35.14%。工业级价格上涨3000元至17500元/吨,涨幅为20.69%。春节过后,三氯氢硅下游产品多次调涨带动三氯氢硅价格上行,特别是2022年2季度前后多晶硅新增产能的逐步投产,三氯氢硅市场供应将更加趋紧,将支撑三氯氢硅市场价格强势上行。
(二)技术经济
——暂无
(三)行业发展态势
1、大全能源公告:2022年-2026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采购30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围绕“品质、成本、持续、弹性”构建值得信赖的供应链体系成为晶硅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点。
2、2021年7月,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曾下发《工业硅行业自律公约》。公约根据国家对工业硅企业在入园经营、装备与环保、节能与资源利用、安全与职业卫生等方面的政策要求,要求达标企业每年7月自主申报,并于次年1月公告。但从本周跟踪情况看,目前尚无一家企业主动申报。这种情况变相说明:工业硅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包括头部企业)距离国家要求尚有距离,总体还比较粗放。从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光伏等高耗能行业已建立了相似机制来看,在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工业硅企业将逐步面临技术升级和精细化管理的压力,走技术引领的发展道路才有助于抓住本轮行业中高速发展机遇。
3、【硅基负极:硅材料的新应用】高单车带电量车型逐步成为新能源车行业的趋势,但负极作为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的“短板”问题日益突出。碳基材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而硅的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碳基材料的10倍以上,是目前已知比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高比容量优势使得硅基材料被视为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随着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及主流电池厂的跟进,预计硅基负极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从技术层面讲,由于硅材料在充放电时体积膨胀可达120%~300%,导致硅颗粒分化及SEI膜的破裂增厚,将影响电池首充效率与寿命。目前解决方案是硅颗粒提供储锂容量,碳材料缓冲体积变化,同时兼顾了较高的比容量与较长的使用寿命,目前硅碳复合材料与硅氧复合材料是硅基负极的主要技术路线。
三、微观篇
(一)工艺与装备案例
——暂无
(二)经营与管理案例
1、【上海市相关单位与天合光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月25日,上海市相关单位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址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高校-科研-产业-金融”融通的先进能源技术产业创新和创业一体化平台;此项合作是天合光能在延续“向上和向下一体化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升技术创新力和技术成果转化力,持续发挥技术引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2、【隆基股份投资意美旭光伏 持股32.89%】意美旭智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隆基股份(601012)全资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32.89%。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1.17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研发、制造及销售;智能半导体芯片、智能化设备研发等。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光伏智能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以相互持股方式开展项目合作的众多案例可以看出,通过股权为纽带的项目合作是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实现深度捆绑、提升行业进入壁垒的共识性经营策略。
3、 【宇晶股份:终止在太原开展大尺寸硅棒、单晶硅片研发、生产与智能制造项目】宇晶股份(002943)3月2日公告,由于投资项目属于高耗能项目,拟投项目所在地能耗指标比较紧张,公司决定终止在太原市开展大尺寸硅棒、单晶硅片研发、生产与智能制造项目。
该公开信息提示:地方能耗指标是新投资项目论证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2022 四川纳毕硅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200844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 seo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