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2 12:42
- 浏览量:
【概要描述】
工业硅行业资讯周报
第3期
四川纳毕硅基材料研究院
2022年2月25日
一、宏观篇
(一)经济发展
1、【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细节披露 呈现四大特征】继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针对工业服务业的减税降费大政后,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委公布的《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中,详细披露减税降费政策细节,结合相关专家的解读,2022年减税降费呈现的四大特征:规模大、更精准、阶段性和更丰富。具体如下:
(1)自2019年以来的连续减税降费,使得中国税收占GDP比例下降至全球较低的15.2%,结合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支持和防止2022年经济下行需要,减税降费总量不会低于1万亿,但重在精准发力——中小微、制造业、困难企业;
(2)财政支持手段上不仅仅只是减税和降费,还涉及缓缴税费、财政补贴、费用返还、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等方面;
因此,建议集团牵引下属制造业及服务业公司,根据2022年减税降费政策并结合自身经营与投资计划,开展针对性的政策对接。
2、【《“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储能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角度明确了新型储能对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结合因新型储能技术尚不成熟,制约大型商业化应用的现实,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支持“多元技术开发,不同技术路线试点示范”的创业探索路径,以期实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由此预判:在十四五期间,受新型储能技术无法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制约,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发展速度将受到现有电网技术条件与用电端消纳结构的影响。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更高速发展期应该在十五五期间及以后。
(二)要素管控
1、【今年下半年可能有部分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中国碳市场交易规模比较小,交易价格比较低,交易流动性缺乏,投融资功能有待提高。近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表示,今年下半年可能有部分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
2、【加快推进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2月23日生态环境部综合司相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进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
(三)货币与资本
1、【关于IPO、财务造假、中介责任 证监会“回复函”透露最新态度】近日证监会集中公布了37份关于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委员提案的答复文件,“回复函”在完善股票发行注册与交易机制、严惩财务造价、厘清中介责任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明确了最新态度,其中,注册制方面将在稳中求进基调上,通过试点、总结,最终实现全市场注册和配套交易机制改革;打击财务造假方面将在坚持贯彻“零容忍”方针下,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研究完善证券期货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同时明确对证券违法活动中的“帮助者”,加强法律责任追究;中介机构责任方面,除继续压实其“看门人”职责外,进一步重申合理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投资者保护方面,认为建立投资者保护专项赔偿基金意义重大,值得深入研究,但对强制证券市场主体购买责任险的建议,未予明确支持。
(四)环保与安全
——暂无
二、中观篇
(一)行业供求
1、【三一集团拟投资光伏项目】:近日,三一集团就光伏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设备包括:光伏项目所需单晶炉、倒磨机、切片机、单刀截断机、单刀截断机、TOPCon电池硼扩散设备。三一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目前产品涵盖:工程机械、矿山石油港口环保应急等特种装备及风力发电机、新型建筑装备与材料等方面,从本次招标公告内容看:三一集团仅建设一条从单晶制造到TOPCon电池的完整试验线,投资策略上尽显稳健。
2、【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75-90GW】记者获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23日表示,在巨大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或将增至75GW以上,大约在75-90GW左右。另外,预计2022-2025年,我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83-99GW。
【东方希望集团进军有机硅产业一体化】2月19日上午,在甘肃省2022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上,由东方希望集团投资建设40万吨工业硅+40万吨有机硅一体化项目宣告正式落地。项目总投资150亿,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80万元,占地1200亩,建设32×33MVA电炉生产系统及配套设施,年产工业硅40万吨,预计2023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总投资70亿元,占地1800亩,建设40万吨/年有机硅化合物生产项目,计划2023年7月开工,2025年12月建成投产。
3、【LG电子太阳能电池板业务将关停】2月24日,LG电子正式宣布预计将在6月30日前关闭太阳能电池板业务。曾是全球重要的光伏组件供应商——LG电子,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不足2%。造成LG电子退出太阳能电池板业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产业链集群,目前中国厂商已掌控全球太阳能面板七成市场。随着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利集团、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一批布局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性上市公司凭借综合优势以很快的速度实现了产能规模扩张和降本增效,从而挤压日韩厂商利润并抢占了市场份额。正如出光兴产董事平野敦彦所说“(在太阳能电池板市场)无法追赶上中国厂商规模扩大的速度”。
4、【上机数控:拟118亿元投建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上机数控公告,拟投资建设进行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以拓展新的硅料供应渠道。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18亿元。
5、【有机硅DMC走势向好 二月涨幅9.65%】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2月23日,主流地区有机硅DMC市场报价均价参考在34716元/吨,与2022年2月1日(有机硅DMC参考价格31660元/吨)价格相比,均价上调3056元/吨,涨幅9.65%。
5、根据多晶硅行业产能统计,截止2022年2月底,中国在运多晶硅企业15家,新进企业6家,在运产能62.63万吨、在建多晶硅产能31.5万吨、已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的多晶硅产能72万吨、签订投资协议的储备多晶硅产能166万吨。按硅料与组件的转换系数1:0.8和3g/W的硅片耗硅量计算,2022年下半年达产的多晶硅产能94.13万吨可满足250GW光伏组件产能需求。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50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53GW。
(二)技术经济
——暂无
(三)行业发展态势
1、【晶科能源:海宁基地Tiger Neo首片N型电池片成功下线】近日,晶科能源高效N型电池片项目已于海宁基地成功下线,首片N型高效产品成功产出。这是晶科能源为Tiger Neo系列产品“开疆拓土”做出的的重要布局,N型产能的提升将重塑现有光伏产品格局,引领光伏产业高质量升级。
2、【全球首个钙钛矿光伏地面电站在衢州衢江开工】近日,衢州市衢江区钙钛矿集中式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暨全球首个钙钛矿地面光伏电站开工仪式在后溪镇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据了解,纤纳钙钛矿太阳能小组件在稳态功率输出下的效率高达21.4%,钙钛矿-晶硅四端子叠层组件获得了26.63%的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材料具有极其出色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原材料成本仅为传统光伏的5%左右。
3、【硅业分会预计多晶硅行业将存在76万吨/年过剩产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在光伏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与2022年形势展望线上研讨会上表示:警惕多晶硅投资过热。
硅业分会统计,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为300万吨/年。但专家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达到400GW和1000GW,折算成多品硅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和300万吨,即从2021年底的52万吨/年产能到2025年的200万吨/年,只需150万吨/年产能增量即可满足行业需要,因此2025年以前,中国已出现76万吨/年的过剩多晶硅产能。
4、【光伏产业链的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光伏产业链制造端四个主要环节均呈现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的特点。据CPIA统计,2021年组件CR5达到63.4%,较2020年提升8.3%,TOP5平均产量超过23GW,同比增长67.4%。此外,多晶硅产量CR5达到86.7%,硅片84%,电池片达到53.9%。
三、微观篇
(一)工艺与装备案例
——暂无
(二)经营与管理案例
1、【三一集团拟投资光伏项目】:近日,三一集团就光伏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设备包括:光伏项目所需单晶炉、倒磨机、切片机、单刀截断机、单刀截断机、TOPCon电池硼扩散设备。三一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目前产品涵盖:工程机械、矿山石油港口环保应急等特种装备及风力发电机、新型建筑装备与材料等方面,从本次招标公告内容看:三一集团仅建设一条从单晶制造到TOPCon电池的完整试验线,投资策略上尽显稳健。
2、【天合光能与华能新能源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月23日,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率队到京拜访华能新能源公司,双方代表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光伏储能产品设备等领域再攀合作新高峰。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延续向上和向下一体化发展模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2022 四川纳毕硅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200844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 seo列表